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201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數學考試大綱已公布,今年數學大綱并無變化,這樣的話從知識本身來說同學們可以按照原計劃進行。數學涉及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一、三)都是有著百年,甚至幾百年的經典學科,其知識經過多年考察已經達到了非常穩定的命題結構與知識考察形式。
一、首先我們要明白,當我們走進考場的時候,對于考研數學我們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1.考研知識點要梳理清楚
例如:變限積分函數的求導,這個知識點非常重要,你是否梳理清楚。
2.考研的每種題型的解題思路,解體方法與步驟是否都非常清晰
例如:二重積分的計算,求極值(分一元函數求極值:初等函數、隱函數、參數方程(數一、二)、變限積分函數等;二元函數求極值:初等函數、隱函數等)的解題思路是否清晰,即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3.大家的計算能力
二、剩下的一百天時間,我們就應該圍繞上面的這些能力去做,根據不同基礎的同學給出不同建議:
1.9月—10月中旬
基礎好(不錯)的同學,對于復習大全而言應該是做了1-2遍的,條的3個能力基本掌握得不錯了,現在就是鞏固熟悉,加強薄弱的地方:建議選一本好的習題集好好練習,對于薄弱的地方加強,并回看全書該地方進行全新的歸納其解題思路、方法等。不會或者容易出錯的重點題大家要準備糾錯本,可以只抄題,記得要標明出處(什么書,多少面,第幾題)。
基礎不好(差)的同學,對于復習大全而言問題還是非常大的,條的3個能力都不太具備:建議認真再做一遍復習大全上的例題,歸納每種題型的解題思路、方法等。對于重點題型大家還可以做后面的配套練習進行鞏固。記得準備好糾錯本,把不會的例題寫到糾錯本上,可以只抄題,記得要標明出處(什么書,多少面,第幾題不會)。
2.10月下旬-11月底
這個時間大家要將真題反復練習,大家要開始做近15年真題,基礎好(不錯)的同學可以直接按照年份來做,數學三的同學還可以做數學二的真題,記得物理應用等知識點的題不要做哦。對于基礎不好(差)的同學,必須先按題型做一遍,再按照年份去做。無論是哪種同學,對于真題不會做的務必糾錯到糾錯本上。這個過程會很辛苦,但是等到你上考場拿到試卷的那一刻,你會感謝自己當初的努力。因為數學考試大綱非常穩定,考試難點、重點每年都差不多,所以真題的價值就特別特別高,大家一定要重視。
3.12月—考研
進入12月份,大家可以不用再做新題了,每天花2小時左右的時間做糾錯本上的題。然后,考前半個月,兩、三天測一套數學試題(基礎好的同學可以選擇市面上好的模擬題,基礎不好的同學務必選擇真題)集中三個小時的時間,數學是上午考,建議大家選上午的8:30-11:30的時間練習。拿一張白紙,就跟考試一樣,在草稿紙上打草稿,在答題紙上寫標準的解題步驟,按照考試的模式和規律做套題,完全模擬考場上的情形與狀態。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調整生物鐘,進入考場的時候更好更快的進入狀態;二是把握調整做題的時間,不能出現會做能得分的題因為沒有時間的原因而丟掉。不用再去解釋,大家應該清楚這個環節的重要性。
最后,心態要好,積極樂觀,堅持到底?忌鷮祵W,往往是又愛又恨,或者只有恨沒有愛。但是只要大家認真對數學,數學必將給你回報與驚喜。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7
17
非全日制研究生學費差異大,從1.2萬到48萬不等。專業上,管理類如EMBA/MBA學費高,社科、教育類相對親民。院校層次方面,985/211院校因師資、平臺等因素學費溢價顯著。地域上,一線城市學費比二三線高30%-50%。從職業回報率看,金融、IT行業3年薪資漲幅常能覆蓋學費,傳統制造業工程管理碩士投入產出比可能較低。
07
16
2026年青島非全日制研究生好考的學校有青島科技大學,其師資力量雄厚,教育資源豐富,并且課程采用國內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能顯著提高學員職場技能水平,值得報考。另外對于就業前景和上課方式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07
16
2016年后教育部推行政策,非全日制研究生可獲雙證,即研究生學歷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學信網、學位網可查。2025年政策強調雙證編號規則與全日制一致,用人單位不得設差異化門檻。雙證獲取需通過12月統考并被正式錄取,修滿學分、通過論文答辯。
07
15
中國礦業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條件及要求明確:需為在職定向人員,不同學歷對應不同工作年限(本科 3 年、? 5 年、碩博 2 年),部分專業有附加材料要求。本文詳解條件細節與材料準備,助考生判斷是否符合報考門檻。
07
15
2026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條件首先學歷及相關要求方面,針對本科畢業生,?飘厴I生和碩博學位獲得者有不同的年限要求;同時工作經驗,專業技能和英語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條件,職場人士務必要提前了解清楚。另外其值得報考嗎和院校推薦等內容,也是報考時需要提前充分了解的內容。
07
15
非全日制研究生專業按培養目標分職業資格導向、行業深耕導向、管理能力導向三類。2025年呈現交叉專業占比提升等趨勢。金融類金融科技就業率最高,因數字化轉型需求;法律類合規與風險管理專業崛起,源于合規時代需求;MBA行業細分多樣,各有特色培養模式與目標行業;工程類受新基建拉動;教育類因數字化轉型重塑;醫學類受政策驅動。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